mount 這是將硬碟或者是光碟、軟碟接掛上系統的指令!之前有提過,在 Linux 下面,每一個裝置都是一個檔案(或目錄),而每一種裝置的檔案型態都不相同,因此對於 mount 後面加的參數就很重要囉:例如: [root@tsai /root]# mount -t iso9660 /dev/cdrom /mnt/cdrom <=光碟[root@tsai /root]# mount -t vfat /dev/fd0 /mnt/floppy <=軟碟(windows 系統檔)[root@tsai /root]# mount -t ext2 /dev/fd0 /mnt/floppy <=軟碟(Linux 系統檔)[root@tsai /root]# mount -t ext2 /dev/hdc1 /mnt/harddisk <=硬碟 光碟裝置檔=/dev/cdrom、軟碟裝置檔=/dev/fd0、硬碟裝置檔=/dev/hdxx。如上表所示, -t 是參數,至於 iso9660, vfat, ext2則是這些裝置的檔案型態!後面接的則是這個裝置所在的目錄!千萬記得,這些目錄需要是早已存在的,而且最好是空的目錄,不然目錄裡面原本存在的檔案會不見去!另外,注意喔!當你 mount 上光碟機或軟碟的時候,請不要輕易的拿出磁片(而且光碟片也不會被你退出),因為會造成系統讀取的錯誤!你應該用 umount 來退出!指令為umount /mnt/cdrom (umount 裝置所在目錄) fdformat 這是用來『低階格式化』軟碟的指令。(注意:軟碟的裝置檔為 /dev/fd0 )不必將軟碟 mount 就可以格式化了,指令內容為: [root@tsai /root]# fdformat /dev/fd0H1440 注意喔!在上面的裝置檔案為 /dev/fd0H1440 ,其中加在 /fd0 之後的 H1440 為表示 1.44MB 的軟碟容量!在低階格式化之後,還要將軟碟的檔案格式化為 Linux 的 ext2 之型態,則需要使用 mke2fs 指令! fdisk 這是對硬碟(也可以對軟碟喔)做分割的程式。基本的用法為=> fdisk 裝置檔案,假設您有一顆硬碟要重新規劃,而這顆硬碟為 hdc ,則你可以輸入: [root@tsai /root]# fdisk /dev/hdc 然後,按下 m 會出現 help 的選單,要知道的大概只有兩個子指令,一個是刪除 partition 按 d ,一個是增加 partition 按 n,假設你要增加一個 primary partition,按下 n 再按 p 再按你要的 primary partition 號碼(1-4)就可以了。假設你的 hdc 需要規劃成為一個硬碟(即 hdc1)則在輸入 fdisk /dev/hdc 後,需要按:n(增加) -> p(primary partition) -> 1(partition 1) -> w (儲存寫入) -> q (離開)同樣的,分割完硬碟(或軟碟)後,要以 mke2fs 格式化! mke2fs 這是用來將磁碟格式化成 Linux 系統檔的指令。基本上,只要寫入對的裝置檔案就可以了。例如我們要格式化軟碟的話,或是新的硬碟 hdc1 ,則可以如此寫: [root@tsai /root]# mke2fs -c /dev/fd0[root@tsai /root]# mke2fs -c /dev/hdc1 要記得的是,在你做這個格式化的動作時,軟碟與硬碟均不可 mount 到 Linux 的系統中。 mkbootdisk 這是製作開機磁片的指令。指令很簡單: [root@tsai /root]# mkbootdisk --device /dev/fd0 `uname -r` 其中, `uname -r` 是目前 Linux 系統所使用的核心版本,如果你有多個核心版本的話,你以可以直接輸入核心版本。例如在這個網頁中所使用的核心有兩個版本,一個是 2.2.12-20,另一個是 2.2.18,若要以 2.2.18 設定開機的話,可以使用: mkbootdisk --device /dev/fd0 2.2.18 ! badblocks 這是用來檢查硬碟或軟碟有沒有壞軌的指令,你可以用底下的方式來下達: [root@tsai /root]# badblocks -svw /dev/hdc1 fsck 這是用來檢查與修正硬碟錯誤的指令。注意:通常只有身為 root 且你的系統有問題的時候才使用這個指令,否則在正常狀況下使用此一指令,可能會造成對檔案的危害! [root@tsai /root]# fsck /dev/hdc1 通常使用這個指令的場合都是在系統出現極大的問題,導致你在 Linux 開機的時候得進入單人單機模式下進行維護的行為時,才必須使用此一指令! rpm 這是一個安裝或者是解安裝 RedHat 軟體的指令,在 RedHat 中已經有設定了一些有點像 Windows 的軟體安裝功能,這就是 rpm 這套軟體了!而 rpm 所安裝的軟體又分為兩種形式,因此你可以分別使用下面兩種參數對不同的檔案進行安裝: [root@tsai /root]# rpm -ivh xxxxx.rpm <==將 xxxxx.rpm 檔案安裝於 Linux 系統中[root@tsai /root]# rpm -ivh --nodeps xxxxx.rpm <==將 xxxxx.rpm 檔案『強制』安裝於 Linux 系統中[root@tsai /root]# rpm -Uvh xxxxx.rpm <==將 xxxxx.rpm 升級[root@tsai /root]# rpm -e xxxxx.rpm <==將 xxxxx.rpm 解除安裝[root@tsai /root]# rpm -q squid <==察看 squid 這一個軟體的版本[root@tsai /root]# rpm --recompile yyyyy.src.rpm <==安裝檔名為 .src.rpm 的檔案! 這裡要注意的是, rpm 的檔案主要有兩種形式,一種是已經經過編譯的 i386.rpm 檔案,令一種是未經編譯的 .src.rpm 檔案,兩種檔案形式的安裝參數是不一樣的,請小心注意!
這是將硬碟或者是光碟、軟碟接掛上系統的指令!之前有提過,在 Linux 下面,每一個裝置都是一個檔案(或目錄),而每一種裝置的檔案型態都不相同,因此對於 mount 後面加的參數就很重要囉:例如: [root@tsai /root]# mount -t iso9660 /dev/cdrom /mnt/cdrom <=光碟[root@tsai /root]# mount -t vfat /dev/fd0 /mnt/floppy <=軟碟(windows 系統檔)[root@tsai /root]# mount -t ext2 /dev/fd0 /mnt/floppy <=軟碟(Linux 系統檔)[root@tsai /root]# mount -t ext2 /dev/hdc1 /mnt/harddisk <=硬碟 光碟裝置檔=/dev/cdrom、軟碟裝置檔=/dev/fd0、硬碟裝置檔=/dev/hdxx。如上表所示, -t 是參數,至於 iso9660, vfat, ext2則是這些裝置的檔案型態!後面接的則是這個裝置所在的目錄!千萬記得,這些目錄需要是早已存在的,而且最好是空的目錄,不然目錄裡面原本存在的檔案會不見去!另外,注意喔!當你 mount 上光碟機或軟碟的時候,請不要輕易的拿出磁片(而且光碟片也不會被你退出),因為會造成系統讀取的錯誤!你應該用 umount 來退出!指令為umount /mnt/cdrom (umount 裝置所在目錄)
這是用來『低階格式化』軟碟的指令。(注意:軟碟的裝置檔為 /dev/fd0 )不必將軟碟 mount 就可以格式化了,指令內容為: [root@tsai /root]# fdformat /dev/fd0H1440 注意喔!在上面的裝置檔案為 /dev/fd0H1440 ,其中加在 /fd0 之後的 H1440 為表示 1.44MB 的軟碟容量!在低階格式化之後,還要將軟碟的檔案格式化為 Linux 的 ext2 之型態,則需要使用 mke2fs 指令!
這是對硬碟(也可以對軟碟喔)做分割的程式。基本的用法為=> fdisk 裝置檔案,假設您有一顆硬碟要重新規劃,而這顆硬碟為 hdc ,則你可以輸入: [root@tsai /root]# fdisk /dev/hdc 然後,按下 m 會出現 help 的選單,要知道的大概只有兩個子指令,一個是刪除 partition 按 d ,一個是增加 partition 按 n,假設你要增加一個 primary partition,按下 n 再按 p 再按你要的 primary partition 號碼(1-4)就可以了。假設你的 hdc 需要規劃成為一個硬碟(即 hdc1)則在輸入 fdisk /dev/hdc 後,需要按:n(增加) -> p(primary partition) -> 1(partition 1) -> w (儲存寫入) -> q (離開)同樣的,分割完硬碟(或軟碟)後,要以 mke2fs 格式化!
這是用來將磁碟格式化成 Linux 系統檔的指令。基本上,只要寫入對的裝置檔案就可以了。例如我們要格式化軟碟的話,或是新的硬碟 hdc1 ,則可以如此寫: [root@tsai /root]# mke2fs -c /dev/fd0[root@tsai /root]# mke2fs -c /dev/hdc1 要記得的是,在你做這個格式化的動作時,軟碟與硬碟均不可 mount 到 Linux 的系統中。
這是製作開機磁片的指令。指令很簡單: [root@tsai /root]# mkbootdisk --device /dev/fd0 `uname -r` 其中, `uname -r` 是目前 Linux 系統所使用的核心版本,如果你有多個核心版本的話,你以可以直接輸入核心版本。例如在這個網頁中所使用的核心有兩個版本,一個是 2.2.12-20,另一個是 2.2.18,若要以 2.2.18 設定開機的話,可以使用: mkbootdisk --device /dev/fd0 2.2.18 !
這是用來檢查硬碟或軟碟有沒有壞軌的指令,你可以用底下的方式來下達: [root@tsai /root]# badblocks -svw /dev/hdc1
這是用來檢查與修正硬碟錯誤的指令。注意:通常只有身為 root 且你的系統有問題的時候才使用這個指令,否則在正常狀況下使用此一指令,可能會造成對檔案的危害! [root@tsai /root]# fsck /dev/hdc1 通常使用這個指令的場合都是在系統出現極大的問題,導致你在 Linux 開機的時候得進入單人單機模式下進行維護的行為時,才必須使用此一指令!
這是一個安裝或者是解安裝 RedHat 軟體的指令,在 RedHat 中已經有設定了一些有點像 Windows 的軟體安裝功能,這就是 rpm 這套軟體了!而 rpm 所安裝的軟體又分為兩種形式,因此你可以分別使用下面兩種參數對不同的檔案進行安裝: [root@tsai /root]# rpm -ivh xxxxx.rpm <==將 xxxxx.rpm 檔案安裝於 Linux 系統中[root@tsai /root]# rpm -ivh --nodeps xxxxx.rpm <==將 xxxxx.rpm 檔案『強制』安裝於 Linux 系統中[root@tsai /root]# rpm -Uvh xxxxx.rpm <==將 xxxxx.rpm 升級[root@tsai /root]# rpm -e xxxxx.rpm <==將 xxxxx.rpm 解除安裝[root@tsai /root]# rpm -q squid <==察看 squid 這一個軟體的版本[root@tsai /root]# rpm --recompile yyyyy.src.rpm <==安裝檔名為 .src.rpm 的檔案! 這裡要注意的是, rpm 的檔案主要有兩種形式,一種是已經經過編譯的 i386.rpm 檔案,令一種是未經編譯的 .src.rpm 檔案,兩種檔案形式的安裝參數是不一樣的,請小心注意!
Copyright © All rights reserved | This template is made with by Colorli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