磁碟與硬體管理 <<
Previous Next >> 壓縮指令
系統管理員
su
這是一個用來轉換你身份成為 super user (系統管理員)的指令,任何人只要知道 root 的密碼,就可以成為 super user,所以密碼可千萬不要外流呀!由於 RedHat 在主機之外的終端機上,無法以 root 的身份直接連線,所以你需要以一般身份的 user 連線之後,再以 su 指令來成為 super user:
[vbird@tsai vbird]# su <==輸入指令 Password: <==在這裡輸入 root 的密碼 [root@tsai vibrd]# <==看,使用者名稱變囉! |
clear
這是用來清除螢幕畫面用的,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。通常是你覺得畫面太亂的時候輸入用的!直接輸入 clear 就可以了!
dmesg
在開機的時候你會發現有很多的訊息出現吧,例如 CPU 的形式、硬碟、光碟型號及硬碟分割表等等。但是訊息都是『刷』的一聲就跑過去了!這些訊息有時候對於系統管理員是很重要的,因為他提供了系統的資訊呀!要看這些訊息你可以用 dmesg 這個指令來觀看!
[root@tsai /root]# dmesg|more |
加上 |more 的原因是因為訊息太多了,所以可以加入這個管線指令來使畫面暫停!
groupadd
這是用來增加群組的指令,通常鳥哥都不用這個指令的,因為有更容易使用的指令 /bin/userconf 可以使用哩(注意,在 RedHat 7.0 以後的版本,就要使用 /sbin/userconf 哩)!
useradd
這是用來增加使用者的指令,鳥哥通常不使用這個指令,你可以使用 /bin/userconf 這個指令,更簡單易用喔(是視窗介面的喔!)(注意,在 RedHat 7.0 以後的版本,就要使用 /sbin/userconf 哩)
userconf
這是用來增加使用者、群組等,且以視窗為介面的一個指令!如果你是以遠端登入,並使用 su 指令成為 super user 的話,直接輸入 userconf 可能會找不到這個指令,你可以輸入: /bin/userconf 來啟動這個指令!(注意,在 RedHat 7.0 以後的版本,就要使用 /sbin/userconf 哩),由於這個指令的圖示較多,請到這裡來看看!
passwd
這是用來更改密碼的指令,很簡單,只要在提示字元下輸入 passwd ,然後輸入目前的密碼,再輸入兩次欲修改成的新密碼,就修改OK了!不過要注意,密碼的形式:不能與帳號相同,且需要 8 個字元以上,另外,帳號也不能太簡單!否則系統會不接受!
[vbird@tsai vbird]# passwd Changing password for vbird (current) UNIX password: <==這裡輸入目前的密碼 New UNIX password: <==這裡輸入新的密碼 Retype new UNIX password: <==這裡再輸入新的密碼一次 passwd: all authentication tokens updated successfully |
who
這是用來視察目前在系統上的使用者指令,你也可以使用 w 這個指令來下達動作。
[root@tsai /root]# who root pts/0 Aug 2 20:43
[root@tsai /root]# w 8:48pm up 4 days, 5:08, 1 user, load average: 0.00, 0.00, 0.00 USER TTY FROM LOGIN@ IDLE JCPU PCPU WHAT root pts/0 192.168.1.2 8:43pm 0.00s 0.38s ? -
|
基本上,who 與 w 的功能是相同的,只是 who 僅列出使用者名稱與登入時間,至於 w 則會列出使用者的
- 來源位址(IP):就是 FROM 那一項即是IP;
- 登入時間:即是 LOGIN@ 那一項;
- 工作項目:就是 WHAT 那一項!
whoami
這是用來確認你目前的身份的指令,由於你可能會有幾個身份在你的機器上,所以需要以這個指令來確認你的身份,不過由於 Linux 會將使用者名稱寫在提示字元上,所以這個指令目前比較少用到了。
top
這是用來指示目前系統的服務項目的動態資料。
[root@tsai /root]# top 10:14pm up 4 days, 6:34, 1 user, load average: 0.01, 0.01, 0.00 40 processes: 39 sleeping, 1 running, 0 zombie, 0 stopped CPU states: 0.5% user, 0.3% system, 0.0% nice, 99.0% idle Mem: 63124K av, 60844K used, 2280K free, 23604K shrd, 35648K buff Swap: 104380K av, 1684K used, 102696K free 10788K cached
PID USER PRI NI SIZE RSS SHARE STAT LIB %CPU %MEM TIME COMMAND 3121 root 20 0 1016 1016 820 R 0 0.9 1.6 0:47 top 1 root 0 0 380 368 320 S 0 0.0 0.5 0:04 init 2 root 0 0 0 0 0 SW 0 0.0 0.0 0:00 kflushd 3 root 0 0 0 0 0 SW 0 0.0 0.0 0:00 kupdate 4 root 0 0 0 0 0 SW 0 0.0 0.0 0:00 kpiod 5 root 0 0 0 0 0 SW 0 0.0 0.0 0:00 kswapd 6 root -20 -20 0 0 0 SW< 0 0.0 0.0 0:00 mdrecoveryd 366 bin 0 0 308 288 228 S 0 0.0 0.4 0:00 portmap 382 root 0 0 392 376 328 S 0 0.0 0.5 0:00 apmd 435 root 0 0 488 480 388 S 0 0.0 0.7 0:00 syslogd 446 root 0 0 688 676 316 S 0 0.0 1.0 0:00 klogd
|
輸入 top 之後,會出現類似上面的顯示情況。上圖中說明了你的記憶體有63124K,而下方的面版說明了目前正在執行中的工作內容! free
這是用來察看記憶體的指令。
[root@tsai /root]# fre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: 63124 60732 2392 23136 35648 10796 -/+ buffers/cache: 14288 48836 Swap: 104380 1684 102696 |
如上圖中,說明總記憶體容量為 63124K,而使用了 60732K,另外,虛擬記憶體(Swap)共有 104380K(亦即共有 100MB 的虛擬記憶體)。
quotacheck, edquota
這些檔案是用來限制使用者在 Linux 主機上的硬碟使用容量。例如,有十個人同時分享一個 2G 的硬碟空間,但是有一個使用者就用了 1.5 GB 的容量,那相對的,其他人可使用的空間就只有剩下 0.5G 啦!不公平對不對,而且也怕被使用者填充大量的垃圾,而使用系統資源被瓜分掉!因此就有 Quota 這個咚咚的出現啦!由於執行的步驟較為繁瑣,所以額外寫了一個頁面,請到這裡來看看。
磁碟與硬體管理 <<
Previous Next >> 壓縮指令